|          I815EP系列主板已经成为目前主板市场的主流,正如越来越多的毒龙系统开始使用KT133A主板一样,多数购买PIII的消费者都希望能拥有一片I815EP主板。面对诱人的市场前景,各大主板厂商也纷纷在市场上投入了自己的I815EP产品。由于I815EP主板走俏,同时I815E(P)芯片组定价也高,所以多数厂家的I815EP主板的价格都在1000元附近。面对I815EP主板“高端”的价格,面对I815EP主板众多的品牌,消费者的挑选变得谨慎起来,他们希望能通过多方面的了解与对比后,购买到性价比不错的合意产品。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款报价仅有815元的I815EP主板,800元价位的诱人价格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同时,当然也使我们对它的性能关心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怀疑”起来。熟悉业界的朋友或许已经知道,推出这款震撼价格I815EP主板的厂商是捷波,10年经营中它在OEM方面非常成功,直到最近才敲开DIY市场的大门,打门的先锋就是这款I815EP主板——射日J-618AS。    近日,厂商送测了这款倍受关注的J-618AS射日主板,它的性能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了使本测试中立、公正,我们同时使用了华硕的I815EP主板CUSL2-C进行对照。 1、概述。    I815EP芯片组自发布以来,立刻就受到消费者与主板厂商的追捧,除了因为它继承了I815E的全部优秀性能外(包括PC133、UDMA100、AGP4X),最重要的原因还是:I815EP终于抛弃了I815E芯片组集成的低效图形核心,这使得多数DIY消费者可以避免额外为自己不需要的I752支出开销;事实上,在I815EP概念炒作到最激烈的时候,不少主板商都用I815E芯片组临时替代货源短缺的I815EP芯片组,由此可见I815EP的热度。我们手中的射日J-618AS主板的照片如下:  
    J-618AS能满足目前市面上所期望的I815EP主板应当具有的所有卖点(主板请参考上图): 一、PC133标准,可以支持133M外频的FC-PGA封装的PIII处理器,当然也可以支持100外频的FC-PGA PIII以及66M外频的FC-PGA赛扬。 二、五个PCI插槽 三、具有一个AGP插槽,支持AGP4X、2X 四、具有一个CNR插槽 五、支持UDMA100,具有两个IDE连接器 六、3个DIMM插槽,可以使用3片PC100/PC133 SDRAM内存条,最大容量512K 七、2个USB端口 八、PC硬件监控 九、集成AC97声卡(可在BIOS中关闭/启用),采用了ALC200 CODEC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捷波刚刚从OEM进入DIY市场,但是,它显然已经注意到DIY市场的特色,最明显的特点就是:    1、说明手册非常详细,而且是全中文的,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安装;手册中包括了消费者使用过程几乎可能提出的全部问题,甚至详细到蜂鸣器叫声的含义。    2、该主板支持了DIY市场需求的超频能力。该主板使用了捷波的Magic Setting技术,可以在BIOS中轻松调节CPU外频,而且是以1MHz步进的,没有让消费者麻烦的跳线,对超频爱好者非常有用;虽然该主板也提供了倍频调节,但是在售的Intel处理器基本上都是锁频的了,所以意义不大。    3、最值得称赞的是,这款主板还在说明书中给出了通用测试软件进行主板性能自测的结果,而且该数据与我们进行的独立测试结果非常吻合,这种务实的态度确实令我们称赞。 2、主观评测    我们手上的这片J-618AS主板是2.0版的,朋友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应该与它一致。从外观上看捷波主板采用了黄色的PCB板,做工虽不能算出类拔萃,但也是一板一眼的颇为严谨,看得出厂家在上面所下的功夫。    首先是主板PCB的布局问题。捷波618AS板型略小,所以布局比较紧凑。该主板的电源接口位置设计不错,刚好在ATX电源出线的地方,这不但使得电源线接插方便,而且也防止了ATX的一大束线缆横穿主板上部空间,避免了阻塞ATX机箱内的空气流;目前,还有不少主板的布局把电源接口放在CPU插槽的上部,不但每次装风扇不方便,而且拔出电源插头也不方面,同时也影响了较大高度的CPU风扇的选用。另外,捷波618AS在布局上也注意到了PCI插卡的全长度问题,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该主板PCI4、PCI5槽附近的两只电解电容(靠近FLASH芯片)也小心地放置在PCI槽的中心间距上,避免影响那些PCI长卡的使用。    当然,该主板在布局上也有自己的问题:例如,CPU插槽上方的EC18电解电容,离插槽确实太近,我们在进行超频测试时就因此不能安装大风扇,估计需要安装超频风扇的朋友都会有同样的抱怨。IDE2插口与DIMM3内存插口间距也太紧张,使得IDE2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非常有趣的是,这块主板注明了自己采用的是4层PCB板,这是非常少见的,要知道很多明明采用4层PCB的主板为了自己的销售量而蒙骗消费者把4层说成6层,其实真正是用了几层PCB板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说捷波的这种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如今号称I815EP主板的,使用的芯片组I815E、I815EP两种都有,我们当然不会忽视这个问题,测试中我把主板北桥芯片上的散热片取了下来后,看到芯片上果真是印着815EP的字样,看来这款主板不是像早期的I815EP主板那样采用I815E芯片来替代。 3、客观评测   A、测试配置。    对测试配置,我们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硬件。作为PC133标准的I815EP主板,当然得选配一片133M外频的处理器,我们使用的是PIII 800EB,并且使用丽台的Geforce2 MX显卡,和现代原厂的PC133 256M内存。    关于测试软件的选用是一个非常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许多测试不可靠,往往就是这个问题处理不当,特别是对官方测试常用的Sysmark 2000争论最多。为了使测试数据更具备可靠性,我们的测试中增加了Quake 3、SISSOFT SANDRA2000、WINSTONE、WINBENCH 99等多种测试软件。    我们的测试配置如下:               | 硬件部分 |                |          CPU  |                 PIII 800EB  |                |          内存  |                现代原厂 PC133 256MB  |                |          硬盘  |                希捷酷鱼II 15.3GB  |                |          显卡  |                丽台Geforce2 MX 32MB  |                | 软件部分 |                |          操作系统  |                英文版WINDOWS98 SE  |                |          测试软件  |       Sysmark 2000、Quake         3、SISSOFT SANDRA2000、WINSTONE、WINBENCH 99 |                |          DirectX 版本  |       DX8.0英文版 |                |   驱动程序 |       INTEL inf v2.80.008         Winfast 4.12.01.0627         Intel ultra ata storage driver v6.0         Alc 200 audio codec driver |                相信这套配置是现在较为主流的配置了,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测试开始时,我们先安装Windows98,(之所以选用英文98是因为某些特殊软件的需要),然后安装主板驱动和IDE控制驱动,并从网上下载了最新的INTEL驱动,这样才能够让主板的能力得到彻底的发挥。   B、性能测试。   将主频降回到800MHZ后,进入操作系统运行了一遍ZD 公司的Winstone99测试软件,这个软件主要用于考察系统在实际高端应用时整机性能。之后,先后运行了3DMARK 2000、WINBENCH 99、SYSMARK2000和SISSOFT SANDRA 2000,最后当然少不了QUAKE3这个标准测试项目。为了有一个测试基准,我们特地使用了华硕的I815EP主板CUSL2-C进行对比测试,具体的测试结果请参考下表:               | 测试项目 |       捷波射日I815EP主板J-618AS |       华硕CUSL2-C 测试数据 |                | 3DMARK 2000 |       4583 |       4591 |                | 3DWINBENCH 2000 |       89.0 |       89.8 |                | WINSTONE 99 V1.3 |       32.8 |       34.5 |                | WINSTONE 2000 |       34.9 |       34.9 |                            | WINBENCH 99测试项目 |       捷波射日I815EP主板J-618AS |       华硕CUSL2-C 测试数据 |                | CPUMARK 99 |       76.9 |       76.9 |                | FPU WINMARK 99 |       4600 |       4603 |                | BUSINESS DISK WINMARK 99 |       5248 |       5253 |                | HI-END DISK WINMARK 99 |       17855 |       17862 |                | BUSINESS GRAPHIC WINMARK |       388 |       389 |                | HI-END GRAPHIC WINMARK |       1056 |       1062 |                            | SYSMARK 2000测试项目 |       捷波射日I815EP主板J-618AS |       华硕CUSL2-C 测试数据 |                | SUITES |       180 |       188 |                | OFFICAL |       184 |       189 |                            | SISSOFT SANDRA2000测试项目 |       捷波射日I815EP主板J-618AS |       华硕CUSL2-C 测试数据 |                | CPU |       2339 |       2339 |                | FPU |       1173 |       1177 |                            QUAKE 3测试项目         (1024X768X16BIT) |       捷波射日I815EP主板J-618AS |       华硕CUSL2-C 测试数据 |                | DEMO 1 |       119.2 |       119.0 |                | DEMO 2 |       107.4 |       107.9 |               C、超频测试。    这款主板声明了自己的逐兆超频能力,因此我们当然不会放过对这个功能的测试了。   首先,我们通过主板上的跳线把系统外频设定在133Mhz,开机后POST画面上出现了PIII 800EB的字样,说明CPU已经被主板正确辨认出来。    超频开始了,我们在BIOS中首先把外频频率提高到可选最高频率150Mhz,开机,不亮,逐兆降低外频,最后终于在142M外频时点亮了。由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该主板无法安装超频风扇,考虑到这样的外频下,PIII 800EB发热猛增随时有烧毁的危险,不得已之下,我们没有在该外频跑测试软件。 4、结论    1、捷波J-618AS的不足: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安装CPU超频风扇的问题外,我们对该主板使用的25V/10uF铝电解电容也有相当的保留意见供厂方参考,那就是:不如把全部18个同类电容换成25V的C型钽电容,批量时成本提高绝对可以控制在20元以内;由于钽电容的无故障工作时间是铝电容的数倍,18个电容在串联故障模型中对总体无故障工作时间贡献是非常可观的。其实,不少主板的损坏就在电容上,通过降低故障率减小返回率的同时不是也赢得了成本吗?    2、捷波J-618AS的优势:    可以看出,作为国内著名的OEM厂商,捷波在主板制造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包括多种软件的全部16项测试中,得分相同的有3项,低于华硕的有11项,高于华硕的有2项,从得分的差距上看,两者的性能表现确实非常接近。很明显,捷波主板与著名品牌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希望他们能在今后的研发、制造过程中不断改进。    当然,性能高并不等于性价比高,如果您知道这两款主板的差价,估计就对两者的性能差距有不同想法了,中关村市场上的现价如下:捷波J-618AS报价815元,华硕CUSL2-C报价1040元,价差高达220元!这个价差甚至相当于J-618AS价格的25%了。以总体不到1%的性能差距获得低25%的价格,捷波J-618AS的卖点确实是非常明显的。当然,如果您是超频爱好者,而且打算使用大型的超频风扇,在捷波对这款V2.0的版本修正之前,我们认为您不应当选择这款产品;如果您追求实用、追求性价比,我们建议您认真考虑这款主板。 
        [点击关闭此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