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432型CD-R/W刻录机降价到千元以下,拥有一台刻录机已经不是梦想,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众多刻录机品牌和众多的刻录盘片中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呢?就让笔者带您走进这个世界吧。 首先推出的是有关刻录光盘的介绍,从盘片的工作原理到具体产品的选购、实际使用效果,本文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给您一个直观的感受,随后将推出刻录机的选购指南。 在介绍盘片前先为您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CD-R(CD-RECORDABLE)的盘片由4层物质构成,第一层--盘基也就是一张塑料片,之后依次可分为感光层、反射层和保护层,在这四层中最重要的就是感光层,根据使用有机染料的不同,感光层的颜色可以分为金、绿、蓝三种,而在金盘中又可以分为白金、黄金两种(见图)。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几种彩盘,有红的、绿的、黑的、黄的,五彩斑斓的煞是好看。 



按照盘片的直径可以分为120MM和80MM两种,80MM的盘片可以刻下21MIN/190MB左右的东西,120MM的盘片就是我们常见的,容量有74MIN/650MB、74MIN/680MB、80MIN/700MB等几种,这其中74MIN/650MB的最常见,也是我们最常用的。另外现在市场上还有一些特种刻录盘,属于比较少见的,有心形的,也有其他各种希奇古怪的形状,在以后的文章中会为大家陆续介绍的。 在早些时候,金盘、绿盘、蓝盘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刻录盘。其中,金盘由于质量比较稳定、保存时间较长、不易变质而较多的受到商业用户的欢迎,而绿盘由于价格低廉,且刻录质量好,盘片与刻录机的兼容性佳而更多的受到家用用户的喜爱。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白金盘开始走红市场,而绿盘则变得非常少见。 看过了CD—R,让我们再来看看CD-RW盘片。CD—RW(CD-REWRITABLE)这种盘片与CD-R 的最大差别就是在于它可以反复擦写数据达1000次左右,而CD-R只能写一次。相对于CD-R来说,能够反复擦写的CD-RW盘片在结构上也要复杂于CD-R,CD-RW盘片由6部分组成,分别是盘基、下绝缘层、记录层、上绝缘层、反射层、保护层。与CD-R相比多出了两个绝缘层,而且感光层变成了记录层,但是由于层数的增多,造成了透光率的下降,所以在CD-RW盘片一些老的光驱上根本读不出来。目前,CD-RW的盘片只有74MIN/650MB的容量。 了解了刻录盘的原理之后,再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市场上刻录盘的大致分类和价格吧:首先是CD—R,分为散装和盒装两种,在价格上也丛2元到10元不等,而CD—R/W市场价格和分类则比较统一,一般来说CD—R/W都是盒装的,至于散装的,则是质量上没有保证,所以不推荐朋友们购买,而价位也基本上在20元以上。 今天的开篇文章主要是从刻录盘的原理和市场分类两方面作了一个概述,从明天起,将从盒装的CD—R盘片开始结合图片、数据为您做具体的分析,好了,咱们明天见。(Reny 04-10)
[点击关闭此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