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寄信业务”,普通人能享受吗?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现在的网上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排在头名的仍是电子邮件服务,其比例高达92%以上,让我们看到了在网上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作用。但问题是,如果只是单方面具备上网的条件,EMAIL这种最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就会无法实现。说来也巧,前不久中国邮政特别推出了一项邮政混合信函业务,使寄信人通过因特网向收信人寄发真实信件成为了现实。笔者也对这个业务非常感兴趣,只要坐在家中就可以免去信件制作、邮票粘贴和到邮局投递的琐碎,办事效率无疑也会大大提高。不过当笔者仔细咨询一番之后,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期望中的那样美好。 用户想要享受到这个业务的好处并不繁琐,可以说只要用户拥有计算机、上网条件和电脑寄信业务专用的《桌面邮局电脑寄信 软件》,就可以随时享用电脑寄信业务了。第一步就是要到最近的邮局购买一套《桌面邮局》电脑寄信软件及一张50元面值的邮资卡,这样,硬件上的需求就基本上满足了。在这之后就是将《桌面邮局》寄信软件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然后就是完成上网写信,利用软件和用户密码来完成寄信这个步骤就可以了。至于费用问题,这套软件可以自动完成资金的划拨,而不用人为干预。邮政混合信函业务已经在全国18个省市开展,基本上国内的大城市都已经开通了这个业务,看上去确实很美好。 不过以上步骤虽然简单,但用户的花费还是不小的。首先,一套《桌面邮局》电脑寄信软件的售价是486元,而寄信的费用则是按页面计费,如果是单页信纸的信函,每封要收费2元;而如果是多页信纸的信函,从第2页纸起,每增加一页纸加收0.5元,不过最多只能封装4页纸,也就是说每封信的最高资费为3.50元。合计算起来,花费500多元却最多只能寄25封信,相信一般用户是不会考虑它的。 另外就是服务质量问题,目前邮政系统只能保证在电子交寄环节中为用户提供跟踪查询功能,而实际信件是否送达却无法保证,而且只要电子交寄环节完成,即使真实的信件没能送到收信人手中,邮局还是要从用户的帐号中扣钱。用户花费了金钱却还要承担损失,所以说目前利用这种方式寄重要信件还是不明智的。当然,如果稍加改善,例如提供免费软件,将寄信资费下调等等措施,这种业务的前途应该是不错的,起码笔者还会继续关注它的。和笔者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185客服电话进行咨询。(第三媒体网市场信息组 2002-01-18)
[点击关闭此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