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技术的10月革命之——基座篇
(新闻稿 融华康公司提供)光储产品发展到今天可谓是百般磨难历经沧桑,从早期的2倍速、8倍速光储到16速、32速光储,买家几乎从不过问产品的技术领域和特殊功能。1999年,“全钢机芯”这一崭新的名词提出后,光储厂商的竞争更加激烈了。越来越多的买家在购买光储产品时会不由的问上一句:“是全钢机芯的吗?”由此,光储产品的技术领域应声而出了“D5架构”、“走珠马达”、“双悬浮机构”、“减震降噪系统”等等新技术和新功能。这标志着光储产品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了! 光储基座技术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主题。早期的光储产品由于速度低,盘片种类相对较少,所以研发生产的厂商对产品基座的要求比较简单,只从工业需求角度考虑而没有延伸到市场领域。 1999年“全钢机芯”惊天而出,一时间震动了整个光储市场。随后的日子里,全钢机芯几乎成为了优质光储产品的代名词。各大厂商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也因“全钢机芯”而拉开了序幕……随之产生的各种技术风暴也弥漫着整个中国市场。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今年。 2002年10月22日上午,以研发、制造为主的专业光储产品制造商——摩西电子,在北京太平洋电脑广场的现场活动中又一语惊人,宣判了全钢机芯时代的死刑,推出了独创的“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技术,这款号称业界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真的能宣判“全钢机芯”的死刑,掀起光储产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吗?让我们一同掀起“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技术神秘的面纱。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和“全钢机芯”的技术原理。 “全钢机芯”顾名思义是指光储内部基座是由特种钢材制作而成。全钢机芯产生的目地在于解决32X光储产品之后(包括32X)市面上充斥的大量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光盘给光储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市场的竞争,使高速光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噪音大、机械老化快、发热量高、读取数据不精确等原因。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光储厂商们研制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技术——“全钢机芯”。通过对钢材的冲压生产出耐高温、不变形、导热快、寿命长的钢制基座。这种产品的最大物理特点就是“沉”。 “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技术是摩西电子在“全钢机芯”的技术原理上经过提炼、扬弃、升华后研发出来的顶级光储基座技术。它的应用原理是: 将特选锌材料与主轴马达(控制光盘旋转的马达)、寻址马达(控制激光头定位的马达)、激光头一次性压铸成型,达到动静一体的高精度效果。 选择这种成本较高的锌做基座材料的目地在于: 1、 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全面屏蔽光储内部产生的激光辐射。 2、 加强基座散热和耐高温能力,提供给内部机件良好的工作环境。 3、 更长的使用寿命,甩掉“光储产品像耗材”的帽子。 4、 脱胎换骨,使产品比重与体积适中。 将主轴马达、寻址马达和激光头加入“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的目地在于: 1、 全面解决“全钢机芯”二次安装(基座与主轴马达、寻址马达和激光头分离安装)导致的精度降低问题。 2、 大大提高基座的精度,将倾斜度控制在0.1度以内,其精度比“全钢机芯”的基座高出3倍以上。 3、 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完美的整体压铸技术完全杜绝了主轴马达、寻址马达和激光头与基座之间产生的机械间隙,使机件在工作中与基座保持动静如一。 4、 全面支持高速光储产品的工作特性。稳定的工作平台可以充分保证机件在读/写介质时0摆动的条件,保证如精密链接技术等防BUR技术的更好的实施,使得光储产品在读/写方面的性能表现的更加优秀,成功率更高。 以上是“全钢机芯”和“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的技术原理。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对摩西电子的“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综合比较之下这种技术更显得更成熟、更全面,厂家从用户的使用角度考虑,对产品进行了全面改进。 那么,“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技术真的能取代“全钢机芯”吗? 从技术角度讲,“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技术是在“全钢机芯”技术上的一个飞跃。它的出现更好的解决了高速光储产品面临盘片质量、噪音、发热量过大、刻录机“飞盘”现象、光储产品挑盘现象等问题。同时将光储生产领域的基座技术带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我们在使用光储产品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有这样一张光盘,自己的光储产品就是无法读取数据。放到别人的光储产品上马上就能读取了。刻录机也是一样,经常性的刻坏盘片。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现象一定和产品质量或品牌有关系。在“一次成型锌压铸基座”技术诞生后的今天来说,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 我们知道,数据光盘的读取方式主要依靠主轴马达、寻址马达和激光头3大机件的配合才能完成,挑盘现象一旦发生,只有2种可能,即激光头老化或机件位移。导致机件位移的主要原因是机件采用的安装技术。 采用传统安装技术(“一次冲压成型技术”)实施机件的2次安装往往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因。当机件被2次安装后,机件与基座之间就会产生机械间隙。这样的光储产品在使用初期往往感觉极佳,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挑盘现象。其原因是光储产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件与基座的连接点松动导致机件定位不精确,读取数据时发生挑盘现象。 刻录机“飞盘”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机件与基座的连接点松动而导致的。试想一下,激光头摇摇晃晃、寻址马达无法准确指定位置,主轴马达马马虎虎的工作着,这样的环境怎能不“飞盘”? 从社会趋势来讲,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并了解电脑,“老鸟”级的高手也大有人在。大家对每个产品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对每款产品的技术细节也了如指掌。这就迫使广大的生产厂商研发制造出更优秀的产品。如显示器的“珑管之战”、显卡的“速度、显存之战”、以至主板的“功能之战”等等。 今天,摩西又推出了光储之战的升级版本,光储产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了! 相信摩西电子一定能带动光储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关注着新的光储技术,也关注着摩西。(新闻稿 融华康公司提供 2002-10-30)
[点击关闭此窗口]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