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电脑配件中,相信现在普通的DIY用户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声卡了。的确,大约从2000年开始,各种集成声卡就逐渐出现在了主板上,依稀记得当初主板上集成声卡甚至是主板厂商们着力推荐的亮点之一。在规格上,各种板载声卡不仅已经由最初的两声道、四声道发展到现在部分I875主板上集成的八声道声卡,而且还细分出了软声卡(依赖软件运算实现功能)和硬声卡(集成了能够独立处理音频的DSP芯片)。主板集成声卡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不必为主板另外选购独立型声卡,选择集成声卡会比选择独立型声卡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那么,在集成声卡几乎成为主板标准之一的今天,我们还需要独立型声卡吗?
从结构上看,一款标准功能的声卡应该拥有——具备效果渲染及D3D加速功能的DSP主芯片、用于进行数/模信号转换及混音的CODEC芯片、提供过滤杂讯/保证输出音质的模拟电路、提供工作基准时钟信号的晶振单元以及能够将信号放大以适合音箱/耳机播放的功放/运放单元,而中高端多媒体声卡(如创新Audigy)的结构更为复杂。主板集成声卡虽然表面上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即能够播放声音、录制声音,可实际上弊病颇多:以现在主板上普遍集成的软声卡为例,其没有DSP主芯片,这部分功能主要依靠软件来实现,CPU占用率非常高,同时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也很大。除此之外,由于各主板厂家对集成声卡普遍不够重视,线路设计基本是在完成主板设计后“见缝插针”、能省则省,主板集成声卡力求在设计上简单以节省成本,大多数都没有提供过滤杂讯/保证输出音质的模拟电路、也没有提供基准时钟信号的晶振单元、更没有功放/运放单元,这就使得板载声卡难免会出现由于设计原因而引起的性能缺陷,相信很多使用者在使用板载声卡时都会感到板载声卡信号弱(主要体现在使用无源耳机时声音偏小),或者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爆音,其实这都是由于板载声卡电路设计不佳所造成的。而主板集成硬声卡虽然集成了低规格的DSP主芯片,但由电路设计缺陷所带来的弊病仍然不可避免。
除了设计上的缺陷之外,随着电脑多媒体应用的广泛发展,板载声卡也越来越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了。下表列出了板载声卡同典型独立型声卡产品创新Live!5.1在各种使用环境下的效果差距:
用途 | 支持情况 |
| 各种板载声卡 | 创新Live!5.1 |
游戏 | 没有硬件3D音频加速 | EAX 硬件加速 |
欣赏影片 | 没有解码能力,自身无解码能力,完全依靠软件播放器解码 | 硬件杜比数字解码及CMSS |
听音乐 | 高频损失严重,无音乐增强功能 | 各频段均衡,带有数码音乐压缩和管理功能 |
音乐创作 | MIDI合成能力差 | SoundFont音色库支持 |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板载声卡无论是在提供的支持方面、还是在达到的音效方面,都同独立型声卡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随着电脑产品以及软件环境的技术发展,现在在游戏中使用EAX加速或者欣赏支持杜比音效的DVD影片都已经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了,在这些应用中,板载声卡都难以胜任。
也许你会问,到底板载声卡同独立型声卡在音效上会有多大的差距呢?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如果说创新LIVE!5.1声卡使用时发出的噪声是小猫打呼噜的声音,那么一般板载声卡在运行时的噪声就是火车拉汽笛的声音!事实上,创新LIVE!5.1声卡的信噪比大约比普通板载声卡高出约20-30dB,由于每提高6dB,声音响度就是原来的两倍,所以它们的噪音水平相差了32倍(2的5次方)。这样大的噪音,我们用耳机和音箱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只要连接了声卡,在不播放任何音乐的情况下将音量开大,马上就能从耳机里听到哔哔啵啵的声音,但假如你的声卡是创新LIVE!5.1,就完全听不到噪音。这些噪音就是造成音乐含混不清,没有表现力的根本原因。
有了以上各方面的对比,相信您对集成声卡和独立型声卡各自的优势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同的产品要使用在恰如其分的环境中才算是物尽其用,板载声卡虽然在功能上有很多缺陷,不过如果你的电脑只用来办公或者上网读读新闻,那毫无疑问板载声卡是最好的选择(只要能出声就行);不过,如果你的电脑多媒体应用频繁的话,那么独立型声卡无疑将成为你的电脑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成员。(第三媒体编辑部 200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