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敏电子提供)如今,许多知名的主板生产商的产品越来越体贴用户,并在销售主板的同时给予用户最大的实惠。最近著名电脑硬件供应商UNIKA双敏电子推出的,由台湾EPoX磐英科技生产,采用英特尔 i865PE 芯片组,支持 800MHz 高速前端总线的主板——EP-4PDA2+就是一款绝对实惠的高性能多功能主板!在EP-4PDA2+上集成的Serial ATA(串行ATA)技术就是以往只有在高端产品中才具有的一项功能,如今由EP-4PDA2+带给了广大的普通用户。但也许有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串行 ATA,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EP-4PDA2+的串行 ATA技术。
EP-4PDA2+ 的串行 ATA接口数量达到了四个之多,换句话说就可以连结四个以上独立的串行 ATA接口硬盘,这都要归功于所使用Silicon Image 3112A的芯片。

Silicon Image 3112A芯片
Silicon Image公司的这款串行ATA芯片是非常出名的,有不少知名主板商都是采用的这款芯片,并受到许多用户的赞赏!
串行 ATA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前硬盘所有的ATA接口类型都是采用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因而统称并行ATA。而串行 ATA,顾名思义,也就是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能有许多人会疑问,采用并行ATA方式好好的,为什么要“凭空”推出一个串行 ATA呢?串行ATA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他又有哪些优点呢?
追寻串行 ATA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年初。也就是在IDF2000(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当时已率先提出了串行ATA的概念。当时主要的想法是——传统的并行ATA接口类型虽然还有一定的发展余地,但并行ATA所支持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而随着用户对硬盘接口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必将会有耗竭的日子。因此,英特尔公司考虑干脆另换一种数据传输模式,高起点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所以串行 ATA的初步设想就由此诞生!
串行ATA的初步设想的诞生到现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来串行 ATA也在逐步取代并行ATA,但相对并行ATA,串行 ATA由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串行ATA的数据传输率比并行ATA高,因此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极速狂飙”的体验。最明显的一点,在SATA1.0中就能达到150MB/s的突发数据传输率,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标准ATA/133所能提供的最高数据传输率更高一筹。而从串行 ATA发展蓝图中可以看出,串行ATA最终将实现存储系统突发数据传输率为600MB/s。这确实很令我们激动不已,假想一下,如果硬盘有高达600MB/s的数据传输率就不会有人老抱怨自己的硬盘是目前系统的瓶颈了。
其次,串行ATA在系统复杂程度及拓展性方面,是并行ATA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在Serial ATA标准中,理想状态下只需要四支针脚就能够完成所有工作,第1针供电,第2针接地,第3针作为数据发送端,第4针充当数据接收端。另外由于Serial ATA使用这样的点对点传输协议,所以不存在主/从问题,并且每个驱动器是独享数据带宽(如图4所示)。由此它就能为用户带来以下几大好处。第一、用户不需要再为设置硬盘主从跳线器而苦恼;第二、由于串行ATA采用点对点的传输模式,所以串行系统将不再受限于单通道只能连接两块硬盘,这对于想连接多硬盘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第三、由于串行ATA的连接线相对于普通的并行ATA连接线要细小很多,所以有利于机箱内的散热。第四、由于目前的并行ATA电缆物理长度不得超过40厘米,而Serial ATA电缆数据线可以有1米多长,这样就非常有利于硬件设备的连接。第五、串行ATA还支持硬件的热拔插。

EP-4PDA2+
由以上特点看出串行ATA取代并行ATA技术确实是指日可待的,同时UNIKA双敏电子现在推出这款EP-4PDA2+,也是其“一切产品都是供用户所需”的销售理念的充分表现!(双敏电子提供 200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