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检索:CPU-硬盘-内存-主板-显卡-MODEM-声卡-网卡-光驱-键盘-鼠标 显示器-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头-音箱


您的位置:首页>>中关村手记>>两栖存储之数码传奇,爱国者优递卡试用印象(二)
http://www.thethirdmedia.com   http://www.thethirdmedia.com


两栖存储之数码传奇,爱国者优递卡试用印象(二)


 

    2、开启Disk buffer
    在前一讲,我们已经提到,对于FLASH存储器来说,禁用Disk buffer和开启Disk buffer的测试效能是相差很大的。其实,开启Disk buffer后,严格说来,这根本不能测试到USB存储器的真实传输效能。不过,通常情况下,windows系统的Disk buffer总是开启的,所以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的还是这种条件下的传输性能,因此,我们在这里也会提供开启Disk buffer的测试数据。
   测试使用SiSoft Sandra软件,下面是测试截图:

   对比禁用Disk buffer的测试数据,测试效能得分已经从799直接提升到1807 !缓冲器导致的效能提升非常显著。
   当然,除了截图外,还有一组重要的相关数据,如下:

测试类型 测试结果(KB/S)
Buffered read 2896
Sequential read 2985
Random read 1496
Buffered write 2493
Sequential write 896
Random write 1251

   这一组数据非常值得分析:
    A、随机读效能为什么不及Buffered(缓冲)/Sequential(连续)两种读操作?其实,FLASH与光(磁)盘不同,由于没有旋转定位的问题,FLASH上读任何地址的字节的操作时间都是相等的,读数据在缓冲器的命中率是测试效能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随机读效率最低的原因。
    B、连续写为什么效率最低?由于长期受光(磁)盘驱动器的影响,在很多朋友的眼中,连续写的效能是最高的,但是,FLASH的操作是完全电气的,没有机械因素,写任何扇区这个操作的效能在三种模式下都是相同的;但是,当打开disk buffer后,Sequential write(连续顺序写)的数据总是新载入(不在缓存中)的,被缓冲器命中的概率最低,所以直接表现出测试效能最低。其实,在测试软件结束记录时,真正的数据可能还在缓存中而不在FLASH上呢。

   3、常规文件传递效能
    虽然,测试中需要区别Disk Buffer的禁用以获知优递卡的真实效能,但是消费者的常规使用都是带有缓存的文件传送,这样,不同大小的文件在优递卡上的传输效能就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数据了。我们特别进行了不同容量数据的传输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传输大小(MB) 传输时间(秒) 计算传输率(MB/S)
(带缓冲)
9.36 4.5 2.08
14.7 10.2 1.44
30.0 27.0 1.11

   很明显,传输文件越大,传输时间也表现得越长,正是缓冲器的表现特征。(第三媒体网 2001-12-25)(未完待续
   下一讲,我们将转入数据可靠性测试,敬请关注。

[点击关闭此窗口]